近日,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某地方政府在城乡建设中购买了异常高价的景观石。有些宝石价值数万元,有些甚至超过了100万元。一石激起千层浪。很多人已经发现,这种“动石造景”的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。这些宝石在城市的绿化带、公园、景点、广场上随处可见。
景观石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,设计师经常将其用于建筑和空间中,起到点缀和美化的作用。然而,当从河里、山上挖出大量的石头,以几万甚至几百万的价格买回来的时候,人们不禁会问:真的有必要吗?
近年来,许多类似的项目被冠以“生态工程”、“景观工程”、“文化旅游开发”等称号,但有些项目却名不副实。不久前,贵州某县举债400亿元打造形象工程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,其中就包括数亿美元建设的“水之家”工程。据了解,该县今年3月刚刚从贫困县中退出。对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正比,令人难以置信。更令人悲哀的是,由于债务纠纷,巨大的“水塔”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,而这里的游客很少。对此,该县表示正在推进形象工程和表演工程的整改工作。
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。无论是利用当地旅游资源,还是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,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。成功的旅游业发展可以吸引外国游客,刺激当地经济增长,提升当地形象。同时,也可以带动当地人口就业,增加人口收入。但是,如果地方政府仅仅为了“形象工程”,不顾当地实际,盲目开发和投入巨资进行景观美化,不仅会浪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还可能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。最后,这只会浪费水。